笔趣教育 > 都市小说 > 种田成全球首富 > 第262章 新闻发布会

第262章 新闻发布会(1 / 1)

社会上的许多行业。

和学界有一个共同的相似之处。

即作为“产品”本身,具有特殊性。

产品质量极度依赖于制造者。

这类产品是非定制化的。

人们希望在大量的产品中。

寻找到优质的作品。

他们通常只能依赖于推荐,或,幸运。

就如同在每个领域都有行业领袖的存在。

引领着行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

远在深市的芯望达公司总部。

这是华国最大的一家消费电池pack领域的龙头企业。

员工人数高达二十万,是华伟的三倍。

而事业本来蒸蒸日上的芯望达。

公司上下在一夜之间。

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

公司ceo张弈晨。

正面临着他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

有人一直不懂董事长,ceo和总裁有什么区别?

在这里简单解释一下。

董事长是决策者,属于公司最高领导。

ceo全称首席执行官。

也就是决策的执行者,也叫总经理。

有些公司请不起人。

或者不放心其他人。

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职位,就叫做总裁。

顾名思义,独裁者。

面对着坐在自己面前的那个男人。

已经四十岁的他脖子通红。

张弈晨用激烈的语气争论道。

“我觉得这消息是不可信的......”

“甚至是滑稽,不可理喻!”

“……我们的团队在新能源领域拥有着世界一流的水平!”

“一家十个亿的小公司宣称彻底解决了锂电池模组的量产。”

“你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是对我们每年一千亿研究经费的侮辱!”

面对这位ceo的歇斯底里。

集团董事长刘厚鑫只是笑了笑。

用调侃地语气说道:“老张啊。”

“我知道你不服气。”

“但是科学这种东西,虽然很烧钱。”

“但是呢,不是说谁花的钱多。”

“谁就能解决问题的。”

“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很重要,但是灵感错了。”

“再努力也没用。”

“你戾气也不用那么重。”

“人家不是给你寄过来一块电池了吗?”

“你试了没?”

看着僵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张弈晨。

刘厚鑫慢条斯理地继续说道。

张弈晨老脸涨红,没有说话。

电池他肯定是试过了的。

待机一天一夜,还有百分之九十五的电。

如果不是虚标。

起码能用大半个月。

看到张弈辰的表情。

刘厚鑫已经猜出来了个大概。

这小子就是有点不服人家。

心里有抵触。

“只要是咱华国的企业。”

“谁先开发出来的技术都一样。”

“人家的公司也是研发出了新的电池......"

“大不了把独家授权给拿回来。”

“而且主动寄了样本,明显是想谈合作。”

“新能源市场这么大,他们的体量还吃不下。”

"这种时候,你就应该学会忍耐。"

“辛苦你亲自去川河市跑一趟吧。”

“态度好一点!”

"不要把怒气都写脸上。"

说完这句话。

他站起身来拍了拍张弈晨的肩膀。

"我还有点其它的事情处理。”

“等你回来给你摆庆功宴!"

说完后他转身离去。

张弈晨一脸幽怨地看着刘厚鑫离开。

心中暗道,董事长心咋这么大呢。

做电池的又不光他们一家。

还有他们的老对头宁德电池呢!

虽然对手的主营业务是汽车电瓶。

但那不就是放大版的手机电池吗?

重新洗牌,蛋糕怎么分还不一定呢。

......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江泽新能源公司的新品发布会。

我是主持人曾柔。

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见证一项技术革新的重要时刻。

在我们的生活中。

手机已经成为我们工作、学习和娱乐的必需品。

然而,电池待机时长一直是限制手机使用的主要因素之一。

这款电池采用江泽新能源公司。

独特的能源管理技术和新型高能量密度材料。

使得电池能量存储能力和使用效率大大提升。

从而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长久待机时间。

这也将为我们的手机使用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这款手机电池具有一个月超长待机......

哗!

参会的新能源行业的与会人员。

虽然从寄过来的电池样品中认定了这个事实。

但从现场亲耳听到又是另一回事。

这电池的性价比实在太高了。

这种性能堪称世界最顶尖的。

这么一个超级大项目。

居然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完成了。

他们此时的内心无疑是矛盾的

他们不相信华国人搞不出这项技术。

但当这项技术摆在他们眼前时。

他们又不相信这是华国人创造出来的。

只能心中震撼不已,感慨万千。

一名年轻貌美的女子在听说后,惊喜地叫道:

"真的假的?

"没想到在我们华夏也可以研究出如此先进的电池?"

"这种超越我们所有产品的技术,真是难以想象......"

"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花费巨额资金购买这款电池的技术授权。”

“为我们公司研制更加先进的产品......"

无他,总是需要有人带头鼓掌,烘托气氛的。

这是曾柔安排在观众席的课代表。

是他们江泽新能源内部的人。

大佬们心照不宣。

这些小伎俩瞒不了他们。

他们也不关心。

但是对于一些小公司的业务人员。

无疑是十分奏效的。

比如你帮朋友去银行办事。

工作人员叫你出去让本人签字一样。

就差直接说:你躲着自己签好拿给我。

有经验的老板心照不宣。

但一些刚入社会的小白却是一脸懵逼。

反复强调朋友在外地来不了。

结果自然是工作人员不耐烦的三个字:办不了!

总有人是只懂人家说话的字面意思的。

你骂人家墨守成规,人家嫌你不会灵活!

一些新能源领域的专家,已经眼冒金光。

放在早十年前,那时候是锂电池的黄金时代。

石墨材料的碳负极,取代原先的金属锂负极。

这一技术对锂离子电池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突破。

大把的经费投入。

让他们个个都享受到了一波时代的福利。

可惜随着锂枝晶的瓶颈限制。

行业很快回冷。

国家和企业都减少了在这方面的投资。

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

并非因为他们的天赋异禀。

而是因为他们始终能获得研究资金。

总有人愿意为他们的研究买单。

在新能源这个领域。

几乎所有的成就都是依赖资金实现的。

没有研究资金的支持。

连一篇sci都无法发表。

而无法发表sci。

就意味着没有研究成果。

没有研究成果。

就不可能有人投资他。

从某种意义上说。

学术界的地位和科研资金之间的关系。

就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只要有了前者。

后者对他来说,就不再是问题。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野花满山村 全球影帝 重生:拒绝当舔狗,女神校花急了 重生从财务自由开始 逆流1982 下山无敌,绝色师娘太宠了 高武时代:开局签到亿点天赋 全球暴跌:取款一千吓死银行 我可爱的妹妹怎么可能是兄控? 开局被劫持,你挖国防电缆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