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8 章 748(1 / 1)

以往大家都会把这种现象称为榜单的权威性,但是这种权威性的说法无疑是笼统的,从颁奖方自身的角度出发,而缺少对于作品以及演员本身的价值评估的。

而薛教授认为,这种缺乏评估正是如今对佳作,好演员,以及行业内实际有效工作的低估和轻视,也是导致如今很多佳作都得不到与其质量相配的自然合理曝光的……不能说主要原因,但一定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如果能够重建起与大部分普通观众本身观点相近的价值评估机制,那么不管对于行业本身还是对于众多创作者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只是这一次的调研是要持续到节目结束,而且本身的重点不在于文艺作品的隐藏影响力,所以薛教授暂时也只是把这些数据作为衍生数据给记录了一下。

过了几天之后,在决赛前的中场休息期间,殷怜收到通知去开了几次会,交了几分文件,就把扶植名额给定下来了。

一般来说,这种扶植名额往往包括金钱补助和政策补助。殷怜这一系列动作显而易见地不会亏本,给金钱补助其实说不太过去,所以总体上还是给的宣传和政策上的补助。

这些补助说是补助,其实大部分都是以合作的方式来完成的——这其实算是一种双赢的合作,一些特别艰涩或者题材不讨喜的文艺片,很多时候倒是确实需要政府花费很大的力气去推广,但殷怜的作品其实商业性和娱乐性很足,即使不做推广也迟早为人所知,这些扶助政策其实只是起的锦上添花的作用。

但即使如此,能刷上这个逼格其实也很重要,这里面有很多隐形的好处,比如说,剧组但凡有些什么官面上的手续,又或者是需要和一些政府机构或者公众结构合作的申请,都可以更快更及时地得到处理,除此之外,就算有些竞争对手想要对他们使一些商场或者官场上的脏污手段,往往参与其中的人也会多斟酌一番。

追求完美的政治清明几乎是不可能的,政治从存在的那一日起,就是公利和私利的拉锯,区别在于每个人在公私之间的衡量都有所不同。大公无私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是再一心为公的人不能没有一点私心,而再自私的官员,也不见得从未有过一丝公心。所以很多时候,哪怕是在清明盛世,想要做事仍旧难免要和各种不同的人周旋。

殷怜自家算是有权有势,但也不能做什么事情都抬出殷家来。而且她知道这年头,撇除那些才德高尚的父母官和那些人品败坏的贪污犯,总有人数不小的那么一批中层官员,处于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状态,难免为了人情利益甚至仅仅是形势而给一些大企业行方便,但若真涉及到重要问题上,他们又不见得会分不清轻重缓急,

所以这种时候,有那么一个名头,或者自身实力雄厚就很重要。

当然,一些项目不到时候,内容就不会公开。而殷怜的工作本身也不依赖扶持。她在签完文件之后还是每日照旧监督节目进行,中途还去开了个会,就平台的事情进行了几次商讨。

审核过殷怜这边的资质以及作为模板的平台之后,双方最终签下了协议。

殷怜会为文宣部建立一个以社会,政治,法制等内容为核心的公众社交平台。这个社交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传播时事新闻,设计重点在于百分百实名制。梁部长原来对于这样一个网站能拉到人气并不抱希望,但是随着看到策划书上一条一条列出的他连想都想不到的玄妙操作,他与其背后的部门系统到底还是被说动了。

明明是个新闻平台性质的网站,梁部长看着看着却觉得它其实娱乐性很强。

合作一旦确立,殷怜基本上就已经做好了准备,打算第一手就拿自家节目开刀。附带第一天,平台就改版了主页,挂出了两个分区,一个是直播分区,一个是游戏分区,但是以暂时的情况来说,她挂出来的改版网页和“官方网站”还没有什么关联的样子。

直播分区分出了两个区块,一个区块是普通区块,一个区块是《真象假相》的专题区块。虽然大部分人都是直接点进专题区块,但是也会有不少人出于好奇心爱屋及乌地点进普通区块。

这个普通区块目前没什么人气,直播间竟然也只有两个,目前看来好像也不能注册申请的样子,一个叫做“寻踪法制荒漠”,一个叫做“挑战穿越科技”,虽然名字听上去都不算很有吸引力,但是有些观众点进去之后,看着看着竟然就出不来了。

而且,网站目前虽然不能申请注册直播间,但是进入之后大家就发现,大家可以在直播里里面选择空白的时间段提交直播申请,甚至是录播申请,进行对应主题的直播,或者发布录制好的视频,而如果有多人申请同一时间段,那么所有观众都可以随时在这个时间段下面进行投票,投票时间截止至直播开始前一小时,得票数最高的人可以获得直播权限,其他人只能另行挑选或者竞争其他时间段。

至于直播的内容,一般可以提交主题和内容描述,有心的主播也可以提交两分钟以内的短视频作为宣传和竞选内容。如果某个时间完全没有人申请,就可以转化成轮播时间或者自由问答时间。

当然,大家虽然对这些功能都挺有兴趣的,但刚出来的这天大部分人并没有太多机会去尝试这个功能,甚至除了一些职业或者业余UP主,普通人也不会妄然去尝试。

而且当日直播间的日程都被安排得满满的,最近的空闲都是半夜两点以后或者是第二天的午休以及晚饭时间,这两个时间段可以想见的人会少,很多人也未必能留到那个时候。

真正吸引观众的是直播内容本身。

殷怜其实之前就有这方面的设想了,写策划书的时候就在搜集相关情报了,等到合约一千,她直接计划明确地找到之前看到的几位法律方面的一些大佬,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生生说服了他们兼职了主播。

当然,这也不是说她的口才到底有多好,这其中AI和策划书以及政府的名头都是帮了大忙的。AI帮忙搜索了国内的各个知名大学和大量的社会公益机构,最后才从各种视频和资料里面搜出了那么一张名单的大佬,确保各个能力出众品行高尚,做学问不止为维生,也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殷怜不能说自己是纯粹的理想派——她可没有很多先辈们那种饿着肚子为国奉献的精神,但是在生活富足的情况下,她又比很多资本家要来得好多了,她同样会追求更高等级的社会价值,而不是纯粹的金钱又或者是对于弱者的优越感。

她基本上就是靠这点理想主义来说服这些人的。虽然现在很多演艺圈人都认为殷怜是个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但事实上,很多人吐槽理想派的时候,是带着一点故意混淆事实的偏激,或者个人思想的局限性的。很多人说理想主义,无非一是觉得当事人对于各种事情过分乐观,二是觉得当事人对于各种事情不够自私,或者说得好听一点,不够“为自己考虑”。

但事实上,虽然很多孩子刚出社会的时候都是“天真的理想主义者”,但也总有很多伟人,他们是经历了风雨之后犹保初衷,不天真的理想主义者。

殷怜不能说这批她请来的讲师有到伟人的程度,但就她调查来的教学经历和生平,至少都是值得尊敬的人,和“不天真的理想主义者”。

他们都在试图以自己的努力给社会添砖加瓦,意图把世界变得更好。所以与其说是殷怜说服了他们,不如说殷怜的策划和政府的背书说服了他们。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

这些老师的讲课都很有魅力,但是光是单纯的讲课是不能吸引到大部分思维直白,懒于思考的观众的,所以殷怜才开始节目之前,亲自做了前几期的策划,确保了蕴含在真理之中的趣味性。

寻踪法制荒漠这个频道的直播,每个小时都会播出一个案子,但是这个案子大致以现实案例或者是影视案例为原型,却与现实或者影视案例有着极大的差别。

殷怜趁着隔壁中场休息的时间里,从隔壁拉了一大堆选手过来,还从海选淘汰的选手之中联系了一部分。雇佣全凭自愿,但是由于选手基数多,殷怜给的报酬虽不夸张,但也足够丰厚,最主要的是,总归是一个机会。

因此有些经济比较拮据的,又或者对于胜出没有信心的,都对于做兼职很有兴趣。

目前来说,殷怜的一场表演大概一个小时,呈现综艺式氛围,不要求沉浸表演,需要些许的喜剧风格,而且因为是直播,更多要求的是临场反应能力和表述能力。

具体的工作是这样的——他们会提前一天拿到大致的案情梗概,然后案情梗概的各个阶段又会加上各种限制条件,举例来说,比如说一个伦理关系复杂的绑架案,他们首先需要自己大致复原出比较易懂的主要场景,然后要在还原当时场景的情况下,表演一些支线剧情——如果有和绑架犯关系亲密的人发现绑架犯的行为但是保持了缄默应该属于什么罪名,如果发现线索之后恐吓因此不敢作证是否犯罪……这类等等。

表演的形式比较偏娱乐化,有点形似小品,但是比小品要来得自由,也像话剧,但整体的表演难度要远远低于话剧。

这种情况下,一些原来的话剧演员和擅长在各种娱乐场所进行现场表演的人无疑大有优势,其他人没有他们熟练,但因为本身也有一定的表演经验,所以只要知道模仿就可以了。

殷怜的要求真的不算很高,甚至连台词都不需要背得一模一样,只要大致上能表述出案情的梗概就行了。

相比之下,其实讲师们的工作更复杂一点。殷怜一开始会选择一些案件,但是后期就需要讲师们自己提供,然后由殷怜或者其它编剧帮忙润色和娱乐化改编,再进行直播或者拍摄。

而以讲师的能力来说,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直播。首先要确定的一点,是殷怜聘请的这些讲师口才都是足够的,大学讲师的水平,最不济也能用简明易懂的方式给观众讲解各种比较基础性的专业知识,更不用说社会科的各种知识,本身就不像理科知识那么深奥复杂,层层递进。

社会科是极为接近社会常理的学科,哪怕是比较生僻的知识,也可以通过对现实或者常识的举例来让人理解。

不过不是所有讲师的讲课都具有趣味性,这跟他们本身的性格和风格有关系。这种时候,就是殷怜安排的编剧需要出马的时候了——他们会把一些知识点编成段子,把一些枯燥沉重的案件加上或者辛辣讽刺或者幽默调侃的流行梗(视内容性质而定),而在殷怜尽心尽力地沟通协调下,讲师们也认同了这些工作对于普及法律知识的好处,因此都尽力学习和适应了。

殷怜和他们签了合约,不过这合约分成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的时限是三个月,头两天十一位讲师根据各自的情况一共要讲十六轮,然后从下周开始,每个人大约每周两期直播,每期一个小时,这一部分的合约是按照聘用讲师付薪酬的,按时薪每周结清。而等到三个月之后,他们适用的就是正常的主播合同了,薪酬不固定,但更为自由——他们可以自由选择空时段进行直播,多人选择同一时段可以协商或者竞选,平台不再单独付给薪酬,但是可以得到直播收入分成,其中包括当时段平台广告和观众打赏,但殷怜也不再给予节目筹备方面的支持……总之就是目前外头直播平台的正常操作。

如果讲师们不想继续直播,那也就是顶着主播的名头。如果他们对此产生了兴趣,这段时间也足够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

而这种形式的直播在头一天果然进引来了很多人的关注。比起一般的网络课程,殷怜这些法律案子里多了很多角色扮演和搞笑的成分,娱乐性更强。但是本质上,由于讲课的要么是大学讲师,要么是社会学者,所以内容本身其实是很专业,也很让人长见识。

相比之下,隔壁频道虽然也很让人长见识,但是专业性就弱多了。这其实是个科技频道——殷怜之前靠着论坛收集了一大堆穿越科技,其实对于现代人来说并不是什么有用的技术,但还是包括了很多基础的科学原理,用“加入穿越了要怎么用”的方式表现出来,虽然没啥实用价值,但至少好玩。

殷怜早期还用得少这些东西,但是她本来脑子聪明,随着这些知识学多了,拿着人家的设计思路举一反三,很快就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进行设计了。但是她也没有停止论坛的比赛,每次想到什么主题,就加进计划里,如果没有什么主题,就给一些开放点的主题,设定一个时代背景,让用户用特定的知识去达成各种稀奇古怪的目标。

不要说没用。殷怜不可能一个人掌控所有世界,她的智慧也不可能胜过群体的智慧,所以这些点子搜集起来,说不定就能有什么用处。

然后,之前有了直播这个主意之后,她就直接开始在论坛上联系一些参赛作品的作者,沟通之后根据他们的意愿要么邀请他们来直播,要么拿到创意和作品授权然后再联系合适的人,这部分内容比法律部分门槛低多了,也不用找什么教授,毕竟让科学家来搞这种东西是浪费国家资源,她也就找几个专业对口,又对直播感兴趣的学生,或者甚至专业不对口,从学术行业跳到了娱乐行业的入错行人士,然后就开始做节目了。

现在看来,效果很好。

两个频道总体上都兼具娱乐性和科普性,虽然就节目的质量来说不是特别高,但是比起同类的节目来却有趣太多了,而且最重要的是,虽然变有趣了,却并没有过度稀释里面的干货质量,每个观众都可以在观看途中了解到很多专业知识。

虽然殷怜没有特地为这个直播做宣传,但是有网站和《真象假相》的流量带着,直播平台还是很快聚集了一波人气。

这个过程之中,平台完善却独特的直播功能和直播机制进一步聚拢了这波人气,虽然不至于立刻赶超其它大平台,却提供了很高的用户粘着性。

这个直播平台让很多竞争对手感到非常警惕,毕竟蛋糕就那么大……但是因为有AI管理,有些试图想要做些小手段的人都会很快被发现然后封号,因此不但没能搞上事儿,反而让观众见识了一波平台强效的管理能力。

但是很多直播平台担心的事情其实并没有发生,因为平台接下来并没有进一步开放直播频道,而是上线了两个联动新闻频道,一个是法制,一个是科学。

法制频道上线的是每期直播案件的文字报道,以及相关的视频录屏,而科学频道则跟直播一点关系都没有,就是上线国内外的各种科技新闻,而且多数是对于各种官媒新闻的总结和归纳,除此之外,就是一些与现代科学相关的连载小说,目前来说一共连载了两部,都是独家约稿,一部叫做《小螺丝钉升职记》,是拿着螺丝钉喻人,讲华夏科学发展史的,写得比较有童话风,但内容很有趣,讲了现代螺丝钉本身的科技含量进展,进而引出其在各个行业的用途,重点它还非常跟紧时代,还给每种螺丝钉都配了个身份相近的主人,既有修车师傅,高级技工,也有科学家……还出现了各种具有CP感的剧情,让人感叹炒CP真是无所不在;另一部连载叫做《我们的国企》,名字虽然挺正经,其实却是国企拟人的日常小故事,讲的是一群常年亏损多数贫穷啃老的国企,虽然表面上一个一个没出息得很,但是写着写着却催泪起来——虽然常年亏损,但是负责了家里大多数不赚钱的产业,比如公共交通,公共建设,人民福利;盈利能力底下,缴税能力却胜过了那些年收入远超他们的私企……以至于兄弟姐妹里面偶尔出个有出息的能赚钱的,大家就各种羡慕嫉妒恨和开始舔狗……这些剧情看着可笑,看的人却会突然眼睛发热。

这两篇文都是定向约稿,作者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作者,故事也是独家,可见平台是用了心的。

而搭配着两个新闻频道出现的,是一个结构相对独特的社交平台。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肆意沦陷 皇城第一娇 疯批强撩诱哄!冷欲宿主眼红声颤 君卿莫相忘 凤舞天行 快穿年代世界 重生,太子殿下一心追妻 太刺激了!满级宿主被疯批强制爱 小女巫穿成假千金,要爆红先诅咒 狂妃上线:绝色魔尊痴缠不休